|
 |
 |
 |
|
孙中山先生与姓名 |
|
|
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,他的名字有很多讲究。据统计,孙中山曾经用过或被被人称呼过的名字有几十个之多。十八世纪六十年代,孙先生出生在广东香山一个农民家庭,他的父亲给他起幼名为帝象。入学时以孙文为正式的姓名。以后,在重大正规的正式场合,孙中山都使用这一姓名。 17岁时,他又自号日新,意思是取自儒家经典《大学》所录的“汤之盘铭”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,以表达不断追求进步的人生抱负。1884年,孙中山在香港加入基督教,施洗礼后,他的老师、同时也是基督教牧师的区凤墀根据粤语"日新"的谐音,给他改号"逸仙"。当时,意气风发的青年孙中山与同伴陈少白、杨鹤龄、尤列一道,抨击时局,鼓吹反清,一时被人们称为“四大寇”。他本人更因为钦佩太平天国领袖人物洪秀全,而被人起了“洪秀全”的绰号。对此,孙中山不但不忌讳,反而引以为自豪,有时干脆自称“洪秀全第二”。投身革命之后,孙中山经常变换化名。1897年在日本时,一次投宿旅店,陪同的日本朋友平山周随手在登记簿上写下一日式姓氏“中山”,孙中山自己又在其后添了个“樵”字,并就此以“山野樵夫”自命。给中国近代史册留下光辉印迹的“孙中山”一名,便是由此而来。在艰苦卓越的斗争生涯中,孙中山先后使用过许多不同的化名,其中有的完全是为了隐蔽身份,如陈文、高达生、杜嘉诺、高野长雄等;有的则在隐名的同时表达的孙中山高远的革命情怀,如帝朱(隐含了效仿明代帝王朱元璋结束异族统治的志向)、杞尤公子(反其义用“杞人忧天”的典故)、中原逐鹿士(抒发了建立新政权的豪情),等等。
|
|
发布时间:2007-03-10 09:09:02
点击次数:8901 |
|
|
 |
|